肺癌作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比约85%。在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阳性患者是一个重要的亚群。对于II-IIIB期的此类患者,手术切除联合辅助治疗是常见策略,旨在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传统辅助化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毒性大、特异性不足等问题。靶向治疗的出现,尤其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SH-1028片是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其作用机制主要围绕精准靶向EGFR突变信号通路展开,有望为临床治疗格局带来新变革。
1. 靶向结合 EGFR 突变蛋白,抑制磷酸化激活
作用核心: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其异常激活会驱动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和血管生成。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约10%~15%的欧美患者和30%~50%的亚洲患者存在EGFR敏感突变(如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Ex19del」或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这些突变会导致EGFR持续激活,促进肿瘤生长。部分患者在接受第一代/第二代EGFR-TKI治疗后会出现T790M耐药突变(约占耐药机制的50%),导致药物失效。
SH-1028的作用:作为第三代EGFR-TKI,SH-1028能不可逆地结合EGFR敏感突变(如Ex19del、L858R)和T790M耐药突变的激酶结构域,阻止ATP(能量分子)与EGFR结合,从而抑制EGFR的磷酸化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如PI3K-AKT、RAS-RAF-MEK-ERK通路)的激活,最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2. 高选择性:区分突变型EGFR与野生型EGFR
避免野生型EGFR抑制带来的毒性:第一代EGFR-TKI(如吉非替尼)和第二代EGFR-TKI(如阿法替尼)对野生型EGFR(正常细胞表达的EGFR)也有抑制作用,可能导致皮疹、腹泻等副作用。SH-1028通过结构优化(如特定的分子基团设计),对突变型EGFR(含T790M)的亲和力显著高于野生型EGFR,从而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影响,降低毒性。
3. 覆盖多重突变,克服耐药性
解决第一代/第二代EGFR-TKI的耐药问题:肿瘤细胞对第一代/第二代EGFR-TKI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是T790M突变,该突变会改变EGFR激酶结构域的构象,阻止药物结合。SH-1028的分子结构能够适配T790M突变导致的空间位阻,特异性结合并抑制含T790M突变的EGFR,从而克服这一耐药机制。
潜在覆盖其他罕见突变:部分临床前研究显示,SH-1028对EGFR罕见突变(如G719X、S768I等)也可能具有抑制作用,但具体疗效需进一步验证。
4.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抑制血管生成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SH-1028可上调促凋亡蛋白(如Bax)、下调抗凋亡蛋白(如Bcl-2),诱导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EGFR信号通路的激活会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分泌,SH-1028通过阻断该通路,可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肿瘤的营养供应和生长。
通过上述机制,SH-1028片旨在为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尤其是术后辅助治疗和耐药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性已在临床前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中得到初步验证,目前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评估其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SH-1028片的临床数据
关于SH-1028片在临床试验中的治疗效果,目前公开信息主要来自其已开展的早期临床研究(如I/II期试验),而针对II-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的III期试验仍在进行中(截至2025年4月处于招募阶段),尚未公布最终数据。以下结合已有研究进展和同类药物特点进行分析。
一、早期临床试验数据(I/II期)
1. 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
SH-1028片作为第三代EGFR-TKI,主要用于治疗携带EGFR敏感突变(如19外显子缺失、L858R)或T790M耐药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根据已披露的早期试验结果:客观缓解率(ORR):在既往接受过第一代 /第二代EGFR-TKI治疗后进展、且携带T790M突变的患者中,SH-1028片的ORR可达60%左右(类似奥希替尼等第三代TKI的疗效水平)。疾病控制率(DCR):通常超过90%,显示出对肿瘤进展的有效控制。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PFS约为10-12个月,与同类第三代TKI药物相当。
2. 安全性特征
常见不良反应:与其他第三代EGFR-TKI类似,主要包括皮疹、腹泻、甲沟炎、口腔溃疡等,但整体耐受性较好,严重不良反应(如间质性肺炎)发生率较低。对野生型EGFR的选择性:由于其高选择性抑制突变型EGFR,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因此皮疹、腹泻等副作用可能比第一代/第二代TKI更轻微。
二、III 期临床试验(辅助治疗)的预期目标
目前开展的III期试验聚焦于EGFR敏感突变阳性的II-IIIB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旨在验证SH-1028片能否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1.主要疗效指标
无病生存期(DFS):即术后使用SH-1028片对比安慰剂,患者从随机化到肿瘤复发或死亡的时间差。同类药物参考:第三代 EGFR-TKI奥希替尼的III期试验(ADAURA 研究)显示,其用于辅助治疗可显著延长DFS(中位DFS未达到vs安慰剂组20.4个月,降低83%复发风险)。SH-1028片作为同类药物,可能具有类似的获益趋势。
2. 安全性预期
由于辅助治疗需长期用药(通常持续3年),安全性是关键考量。SH-1028片若能在III期试验中保持低毒副作用特征(如较少的肝毒性、心脏毒性),将更具临床优势。
三、与同类第三代 EGFR-TKI 的对比
目前已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包括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等,SH-1028片的潜在优势可能体现在:血脑屏障穿透能力:若试验数据显示其对脑转移病灶的控制效果更佳,可适用于易发生脑转移的NSCLC患者。耐药机制覆盖:对第三代TKI常见的耐药突变(如C797S)是否具有潜在抑制作用,可能影响其长期疗效。用药便利性:如每日一次给药、剂量调整灵活性等。
SH-1028片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对晚期 NSCLC显示出与现有第三代EGFR-TKI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而其在辅助治疗中的效果仍需III期试验验证。若III期试验成功,有望为EGFR突变阳性的早期NSCLC患者提供新的术后治疗选择,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SH-1028片的显著优势
对比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代表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SH-1028片具有以下优势:
更强的靶向性
覆盖更多突变类型:SH-1028片作为第三代EGFR-TKI,能不可逆地结合多种突变形式的EGFR,如T790M、L858R和19外显子缺失等。而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通常只能作用于某些特定的突变形式,对于T790M突变等耐药突变往往疗效较差。
精准识别肿瘤细胞:对野生型EGFR激酶具有高选择性,能够精准地识别并作用于 EGFR 敏感突变阳性的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影响,降低药物副作用,这是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对野生型EGFR也有抑制作用,容易导致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更好的疗效
较高的疾病控制率: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在接受SH-1028片治疗的患者中,疾病控制率(DCR)达到92.5%,这一数据表明绝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病情,相比之下,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在面对T790M突变等情况时,疾病控制率可能会受到影响。
显著的客观缓解率:在相关临床试验中,SH-1028片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0.4%,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效果优于许多早期的EGFR-TKI药物。
较长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缓解持续时间:SH-1028片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6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2.5个月,意味着患者在治疗后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病情稳定期和缓解状态,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而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在长期疗效方面可能不如SH-1028片。
入选标准
1.基因检测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且组织学主要为非鳞状细胞癌。
2.必须已进行原发性肺癌全切术(R0)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为IIB-IIIB期的患者,须接受含铂双药辅助化疗。
3.EGFR突变(包括Ex19del或L858R,两者单独存在或共存其他EGFR位点突变均可,共存原发性T790M突变阳性亦可)。
4.排除脑转或不适合入组研究的其它重度或未控制的疾病或合并症。
试验组:SH-1028片,规格为100mg,用法用量为200mg/天(2片/天),口服,一天一次。开始每3周为一周期持续至第12周,之后每12周为一个周期,连续给药3年或至3年内疾病复发或达到其他终止治疗的标准。
对照组:安慰剂SH-1028片。
报名请咨询客服
患者获益
1.免费用药 : 免费接受SH-1028片治疗
2.免费检查 : 知情后试验所需相关检查免费(其他与试验无关费用需自费)
3.专家定期随访 : 机构长期关注患者身体状况